原标题:四川乐山以示范项目为引领着力打造特色乡镇综合文化站
近年来,四川省乐山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“文瀚嘉州·百姓直通车”为契机,实施“三大战略”,拓展“四大平台”,坚持“四个带动”,进一步整合资源,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建设,打造特色乡镇综合文化站,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“五个直通”,为乐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一、实施“三大战略”,推动服务功能上档升级
(一)基础设施建设战略。一是强化资金保障。乐山市每年设立1000万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和500万元的农村文化发展资金,各区县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纳入财政预算。二是实施改造提升工程。近年来,全市共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对2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改造提升,并与新农村建设、彝家新寨建设等同步推进,促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布局优化、设施功能上档升级。目前,全市建设市级等级乡镇综合文化站100个、省级示范站22个,并在此基础上试点建设“幸福美丽新村(社区)文化院坝”。
(二)四大平台拓展战略。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主阵地,以示范项目“文瀚嘉州·百姓直通车”为载体,拓展“四大平台”功能和服务空间。一是嘉州歌台飞莺平台,依托乡镇文体广场,常年组织开展群众特色文艺展演展示活动,命名嘉州歌台飞莺基地100个;二是嘉州画派传承平台,依托嘉州画派资源优势建设嘉州画派传承基地7个,年均开展画派专题画展60多场、免费培训书画爱好者1500余人次,赠送老百姓书画作品近万幅;三是嘉州讲堂承韵平台,命名三江讲坛、百姓讲坛等嘉州讲堂承韵基地17个,开展流动讲堂进学校、进社区、进厂矿,连续举办两届“沫若杯”全民读书活动,吸引全国上万多名读者踊跃参赛;四是嘉州古艺萌春平台,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,建设嘉州古艺萌春基地11个,推动“非遗”进校园、进景区。近两年来,四大平台共实施公益展演640多场,受益群众达450万人次,公益展览320多次,受益群众近60万人次,公益讲座390场,受益群众近9万余人次。
(三)人才队伍培养提高战略。一是与省内知名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将基层文化管理人员纳入培训范围。二是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办班,组织基层文化干部到清华大学、浙江大学等参加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与创新培训。三是联合乐山师院成立全省乃至全国首个“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中心”,以中心为主阵地定期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专题培训,并率先在全省与高校共建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方向班,面向基层重点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培养公共文化管理专业人才50余名。四是立足乡镇综合文化站培育草根文化演艺骨干团队200余个,并建立了近3000人的文化志愿者队伍。
二、坚持“四个带动”,促进资源效应最大化
(一)坚持以“专业带动业余”。通过市县两级专业文艺人员到乡镇综合文化站培训指导,提升乡镇文艺团队专业水平,激活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积极性。沐川草龙舞、夹江纸乡秧歌、市中区狮舞等在省、市文艺专业人员指导下,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艺活动,并逐步打造成为独树一帜的地方特色文化品牌。目前,全市211个乡镇“乡乡有一支文艺队伍,乡乡有一项特色文化活动”。
(二)坚持以“城市带动乡村”。组织市县文化馆、文艺院团,充分利用“乐艺大舞台”“文化大篷车”“欢乐假日”广场文化等品牌活动,以乡镇综合文化站文体广场为阵地,辐射带动全市乡镇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。市县两级“送文化下乡活动”年均150余场次,为农民工开展专题演出50余场次。同时开展城乡文艺团体结对帮扶,促进乡镇文艺团体不断壮大、组织活动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。
(三)坚持“培训带动传承”。市县两级文化馆、图书馆通过联合基层文化站举办“百姓讲坛”“三江讲坛”“音乐舞蹈培训”“非遗传承”等活动,深入基层走进农村,培养了一批文化骨干,带动民间文艺的传承。目前,全市有国家级、省级“非遗”代表性传承人23人,市级“非遗”代表性传承人118人。通过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开展夹江年画、夹江纸竹技艺、井研农民画、沙湾铜河号子等专业培训,在基层实现了新一轮的文化传承。
(四)坚持“以创作带动交流”。组织市县文艺家到基层采风创作,带动乡镇文艺创作活动开展。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创作基地,积极鼓励镇、村文艺爱好者进行文艺创作。市县文化馆对乡镇综合文化创作提供指导专业性服务。通过创作活动推动文化交流和普及,极大地鼓舞了基层创作热情,同时也带动各乡镇之间进行交流演出,丰富了文化站活动内容。
三、实现“五个直通”,打通公共文化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
(一)直通百姓。以老百姓为服务对象,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测评以及问卷调查,设立微信公众号、意见箱等,结合群众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与形式,把群众文化需求“送菜”变为“点菜”,建立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常态反馈机制和互通机制,搭建起与老百姓直通的桥梁。
(二)直通历史。实施“一个县域一个特色、一个品牌”“一乡一品一特色”工程,打造沐川草龙、井研农民画、小凉山彝族文化等特色群众文化品牌。成功申报16个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,沐川县、井研县分别被文化部命名“中国草龙之乡”和“中国农民画之乡”。井研农民画被中宣部选定为全国精神文明公益广告画牌。
(三)直通阵地。制定了乐山市《乡镇综合文化站等级评估标准》、《省级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》,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。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立“农民工文化驿站”30个、“留守儿童文化之家”20个。实施音乐、美术、非遗文化扶贫工程,在乌蒙山、小凉山地区建设培训基地10个,促进城乡、彝汉、社会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。
(四)直通市场。培育群众文化非营利性组织、涉文群团200多个。开展文企联姻,举办五通桥龙舟文化节、犍为茉莉花艺术节、井研农民画乡艺术节等精品文艺活动。探索建立与企业合作双赢模式,创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,引导培育群众健康文化消费理念和文化消费市场。把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从文化系统的“内循环”转变为市场的“大循环”。
(五)直通网络。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文化馆数字化服务,11个区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、电子阅览室互联互通,并将服务延伸到乡镇综合文化站,开设网上文化艺术培训、网上讲堂、网上书画展厅、网上非遗展厅等项目,实现网络数字文化进入寻常百姓家。(来源:四川省文化厅)
中国公共网摘编:王志斌 |